微硅粉本質上是冶煉過程中的一種“副產品”或者說“廢品”,并非通過刻意生產加工而來,所以其質量會更多的受外界因素的影響。為了讓產品品質做到相對穩定,做了很多探索和研究,摸索出一套有效的品質控制方法主要表現如下:
I.產生源的品質控制
①、爐型大小的選擇:爐型的大小決定產品質量的穩定性。過小的爐體,爐況變化較頻繁,導致SiO2質量不穩定,而大于12500KVA的爐體,產量較少,不能保證產品供應的延續性,故6300KVA到12500KVA的工業硅爐為首選,可以確保工程用微硅粉SiO2含量≥85%且相應雜質含量較少,各指標均可滿足相關標準;
②、將冶煉爐負荷大小、礦石原料產地品質、還原劑類別等礦熱爐本身的因素進行初步分類,將采集微硅粉樣品進行分析,根據化驗結果做出產品分類。
II.生產過程的品質控制
①.在微硅粉“生產線”(環保設備)自動控制領域,通過對現場爐況的觀察,與廠內技術人員交流,在不影響環保除塵設備效果的情況下,對主風機控制參數進行調節,改變不同爐況的各級風速,改變過濾布袋的內外壓差,控制過濾效果,達到調節硅灰含量及其他參數的目的。另外,也可以對收塵設備進行升級,加裝溫度調節捕風器組、擴大布袋除塵器過濾面積等方式,達到改變整個收塵系統SiO2冷凝時間、成型性狀等,最終對微硅粉的各項參數進行一定范圍內的可調可控。
②.產品卸料封包前,操作員須目測確保袋內微硅粉顏色均勻且產品無結塊,并將有唯一編號的質量卡縫制于包裝袋上。這使得每袋微硅粉都具有了溯源性,強化了操作人員的責任心,也便于生產、存儲各環節的識別,大大增強了產品的質量保證。
③、生產現場的巡查是品控過程中的重要一環。專職現場巡查人員會每日進行例行的料場巡視及冶煉現場記錄工作,確保冶煉工藝、原料及成品未發生變動,保證微硅粉產品的質量穩定。若發生了工藝、原料、爐況變化及其他可能對微硅粉品質產生影響的情況,需及時將當日產品區別存放,并將樣品及時做指標分析,依據化驗結果再行分類。 III.產品出庫、入庫品質控制。
①.產品入庫堆放時,不同爐型的產品須分類堆放;同一設備的產品,以一周內生產的產品為一批次單獨堆放。庫管人員須做好不同批次產品的產地記錄和堆放位置記錄。化驗人員以一整車(25-30噸)為一批次再進行一次抽檢,抽檢樣品數量不低于二十袋,每包取樣重量不低于100g,樣品混合均勻后送檢。每次檢查均需記錄檢驗時間、指標數據等相關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