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泥生產九個易發事故的時間段
1 節假日前后和特殊時期
安全風險:由于節假日臨近,一些在異地工作的職工急于完成任務回家與親人團聚,即使與家人在一起的職工,也會因歡慶節假日而分散工作精力。節假日過后上班,一些職工還沉湎于節日的歡樂氣氛中,心思并沒有真正回到工作崗位上,很容易發生習慣性違章行為;另外,職工因工作和生活方面面臨一些困境和壓力,情緒不好,造成上班時間精力分散,違規作業,可能導致事故。
防范對策:企業領導應及時掌握這個時期職工的心理活動特點,做好教育工作,提前打好“預防針”,使職工始終繃緊安全弦,安全管理人員要經常深入生產現場提醒與監督。
2 時間緊、任務重時
安全風險:在這時期,職工往往連續奮戰,造成職工疲勞,容易發生違章行為。一些職工有時認為按照安全規程規定的要求去做,會耽誤時間,影響進度,于是,他們想方設法改變或簡化正常的作業程序,違章導致事故發生。
防范對策:在布置工作任務時,必須既考慮需要又兼顧可能,不能隨意追加任務或縮短工期。如發現職工“搶任務忽視安全”的現象要立即令其停工。
3 工作環境艱苦時
安全風險:在野外環境作業,如果遇到風雪、雨霧的天氣,工作難度就會增大。即使在室內作業,如果氣溫、照明等條件不良,人的適應性和耐力就會減弱,容易導致事故發生。
防范對策:企業要積極為職工創造良好的工作環境,保證職工工作時身心舒暢。遇有惡劣氣候,應嚴格按照安全規程的要求,暫停野外作業。
4 即將下班或收尾階段
安全風險:經過一天的勞作,職工的體力和精力消耗很大,盼望早點下班休息。這時,也往往會出現思想溜號,工作精力不集中,從而導致違章行為。作業接近尾聲,一直平安無事,人們對事故的警惕性會有所松懈。
防范對策:班組長和安全員在這時應勤提醒,多督促,使職工保持足夠的警惕性。
5 夜間作業或單獨作業時
安全風險:夜間作業由于管理松弛,職工思想麻痹松懈,形成盲區,是安全生產多發時段;單獨執行作業任務時,職工容易發生習慣性違章,這是因為他們離開了集體,放松了對自己的要求,在沒有監護的情況下,造成思想麻痹。
防范對策:要認真落實領導干部值班和現場帶班制度,夜班時間,要加大巡檢力度,突出重點部位、重點環節、重點崗位,確保及時發現和處理問題。要對職工加強安全教育,克服夜班時間的麻痹松懈思想,自覺遵守安全規章制度,按章操作。派職工單獨執行作業任務時,一定要在交待任務的同時,做好安全技術交底和危險點分析,并指定責任心強的人擔當監護人。
6 同一區域交叉作業時
安全風險:同一生產區域、同一時間有兩個以上單位(班組)同時作業,特別是一些外來施工作業人員對生產區域情況不熟悉、協調配合差、相互干擾等因素,易造成事故發生。
防范對策:按照《安全生產法》規定,兩個以上生產經營單位在同一作業區域內進行生產經營活動,可能危及對方生產安全的,應當簽訂安全生產管理協議:明確各自的安全生產管理職責和應當采取的安全措施,并指定專職安全生產管理人員進行安全檢查與協調。
7 企業經營擴張時
安全風險:一些企業短時間迅速擴張,甚至是跨行業擴張,安全管理跟不上,安全漏洞、盲點、誤區多,事故多發、易發。
防范對策:企業負責人務必強化紅線意識、責任意識和守法意識,增強做好安全生產工作的主動性,嚴格做到“五落實、五到位”。
8 新工藝、新設備上馬時
安全風險:當企業采用新工藝、新材料、新設備、新產品、新設備時候,為了爭時間,搶速度,往往倉促上馬、試車、使用,進而釀成悲劇。
防范對策:專業技術人員、安全管理人員在應用“五新”前,要預先進行危險性評價和安全系統分析,必須對操作者和相關人員開展安全教育并經考核合格后才能上崗。
9 生產經營面臨困難時
安全風險:在緊張的經濟形勢下,一些企業會在降成本的壓力下,千方百計減少安全投入,弱化安全保障,安全事故風險加大。
防范對策:越是困難時期,越要加強安全生產工作。禍不單行,災禍相連。當企業管理的“木桶”出現短板時,一定要有危機管理的思想和意識,盡快采取措施,化解危機因素。要通過化解危機因素,改善管理,提高企業的安全保障能力,使企業保持持續、永久、本質安全的生產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