廢產品里的綠色財富
說起礦山大家的第一反應是什么?漫天的揚塵,嘈雜的噪聲,高聳的煙囪。這往往是大家的第一印象,而冶煉銅礦會產生尾礦、廢渣、硫,還會消耗極大的能源。
江西省貴溪市成立了銅產業循環經濟基地拆解加工區,在加工區每年可以將數十萬噸廢棄機電產品轉換為再生銅。
貴溪市目前擁有70余家銅冶煉、加工企業,其中江銅集團年產電解銅達100萬噸,每年需進口銅原料70多萬噸,資源壓力大。為突破銅原料需求與銅資源的匱乏瓶頸,該市創新發展思路,利用國內外廢雜銅資源,打造出了國家環保部批準在內陸設立的第一家廢棄機電產品集中拆解利用加工園區,被形象地譽為一座“城市礦山”。
隨著進口第七類廢料“上海—九江—鷹潭”水陸聯運和“寧波—鷹潭”海鐵聯運轉關先后獲批,裝滿廢舊金屬的集裝箱每天源源不斷地流入貴溪“無水港”,經物流平臺輸送到拆解加工區的24家拆解企業;經過人工和機械分類拆解加工好的“粗銅”再運往貴溪70多家銅加工企業,加工成100多種銅產品。去年全年,該基地納稅3.13億元,實現主營業收入223.02億元。
據了解,銅循環經濟基地全面建成后,可形成180萬噸年拆解能力,每年可為江銅集團及當地銅企提供45萬噸的再生銅。相比于使用銅礦,企業每利用1萬噸再生銅,可以少排出尾礦120萬噸~150萬噸,少排放冶煉廢渣4萬噸~6萬噸,少排放硫3600噸,節省能源折合標準煤5.9萬噸,降低生產成本600多萬元,環境和節能效益極為顯著。
在去年貴溪市正式獲得國家批準,成為“城市礦產”示范基地。
文章由耐材178 整理發布 http://www.naicai178.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