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煤價繼續下滑 企業積極尋找出路

        作為基礎能源行業,煤炭行業的困境始終牽動著國家的目光,需求疲軟、產能過剩、庫存高企、煤價不斷走低、大量煤企陷入經營困境,如何使煤炭行業走出困境一直是國家關心的重點,2014年注《煤炭經營監管辦法》和《商品煤質量管理辦法》先后出臺,這一年清理規范煤炭行業各種收費基金,加大稅費改革力度,這一年相關部門開始加大煤炭產能管理,這一年煤電聯動被有意忽略等等。可以毫不夸張的說,凡是可以幫助煤炭行業脫困的政策,這一年有關部門是傾其所有。
        2015年政策將繼續在幫助煤炭行業脫困的道路上發揮作用。
        2015年1月1日起,2014年9月下發的《商品煤質量管理暫行辦法》將正式施行。辦法對商品煤的灰分、硫分、發熱量、汞、砷、磷、氯、氟等指標均提出了明確要求,不達標的商品煤將被禁止進入市場,部分進口煤或將因此被擠出市場。
        2015年1月1日開始,各種煤炭出口暫定稅率由執行了6年的10%統一下調至3%。煤炭出口成本相對下降,部分優質、優勢煤種出口量或將有所增加。
       
      煤價下滑正像無底洞一樣吞噬著上市煤炭企業的利潤。
       
           縱覽中信煤炭板塊的37家上市公司,2014年度其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以下簡稱“凈利潤”)之和僅390億元出頭,較上年折損近四成。所有公司中,僅有6家凈利潤實現同比增長,其余31家公司凈利潤同比下降,占比超八成,有7家公司甚至出現巨額虧損。
       
           “價格波動風險”,這個幾乎可以在每一份招股說明書中找到的風險提示,從白紙黑字中幻化成現實,切切實實地“襲擊”了每一家煤炭企業。2014年,環渤海動力煤指數均價為522元/噸,同比下降11.4%。而截至今年5月6日,該指數僅報收421元/噸,較年初再跌近二成,煤價下行可能成為今年煤炭業大幅虧損的“重磅炸彈”。
       
      如何規避煤炭價格波動風險,成為眼下關系很多企業生死存亡的關鍵問題。
       
          “眼下沒有別的辦法,要么優化資源配置,做好庫存管理,要么利用衍生品市場,期現結合實現保值避險,再不行了就只好轉行。”業內人士告訴中國證券報記者。
       
           面對前所未有的困境,上市煤企們正在逐步轉變思想觀念。記者梳理相關公告發現,目前包括中國神華、兗州煤業、中煤能源等在內的上市公司均已進入動力煤期貨交易市場,云維股份、冀中能源、山西焦化等企業的套期保值也日趨成熟,而陜西煤業、大同煤業、美錦能源等則表示將積極探索期貨市場。
       
          如業內人士所言,盡管目前以神華為代表的大型煤企參與期貨市場,仍有些許“大象踏進洗澡盆”的意味,但隨著衍生品市場進一步發展完善,未來將為更多的煤炭企業撐起“保護傘”。
       
      上市煤企近三成虧損
       
          素描上市煤企業績全景之際,煤價下滑引發的沖擊波首先映入眼簾。
       
          “2014年,公司自產煤售價228.07元/噸,同比減少55.19元/噸,影響收入減少54.65億元;貿易煤售價353.30元/噸,同比減少28.56元/噸,影響收入減少10.18億元。”陜西煤業在年報中表示,公司去年營業收入同比減少20.69億元至411.50億元,其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則同比減少25.35億元至9.51億元,降幅高達72.71%。
       
          同樣的“病癥”幾乎橫掃全體上市煤炭企業。2014年,陽泉煤業煤炭售價同比降低79.04元/噸,降幅18.56%,使銷售收入同比減少43.31億元;國投新集商品煤平均不含稅售價同比降低49.39元/噸,降幅11.64%,影響收入減少8.07億元;安源煤業商品煤平均售價同比下降52.94元/噸,降幅10.16%,影響收入減少3.8億元……
       
          在業內人士看來,煤價持續下跌,根源于宏觀經濟增速放緩、能源結構調整、環保壓力加大等因素,加之產能過剩的隱患早已埋下,近幾年來市場供大于求現象愈演愈烈,各煤炭企業競相降價,煤炭銷售陷入“降價-減量-再降價”的惡性循環“怪圈”,行業虧損面不斷擴大。
       
          2014年的煤炭業“成績單”顯示,中信煤炭行業的37家上市公司中,除寶泰隆、大同煤業、兗州煤業、鄭州煤電、山西焦化、陜西黑貓等6家企業凈利潤實現同比增長外,其余31家企業凈利潤同比悉數下滑,占比高達83.78%。
       
          作為行業龍頭的“巨無霸”中國神華,去年業績也有所下滑。公司去年實現營業收入2483.6億元,同比下降12.5%;實現凈利潤368.07億元,同比下降19.4%。
       
          對于煤炭收入下滑的原因,中國神華在年報中表示,受市場需求低迷、煤炭市場供大于求等因素影響,2014年公司實現煤炭銷售量451.1百萬噸,同比下降12.4%。2014年公司加權平均煤炭銷售價格351.4元/噸,同比下降10.1%。
       
          從去年的凈利潤同比漲幅來看,寶泰隆和大同煤業的表現最為突出,其中寶泰隆凈利潤同比增長504.01%至7044.39萬元;大同煤業則扭虧為盈,從2013年凈虧損14億元到2014年實現凈利潤1.49億元,增幅高達110.64%。
       
          不過這兩家公司業績增長主要受益于非經常性損益,其中寶泰隆收到購買煤礦原股東利潤補償款和購買理財產品收益的就達3784.35萬元,大同煤業向同煤集團出售同家梁礦和四老溝礦就收益12.60億元。
       
          37家上市煤炭企業中,有7家企業出現凈虧損,虧損最為嚴重的是當屬國投新集,其凈虧損額高達19.69億元,成為煤炭行業的“虧損王”。對此國投新集表示,受國家經濟增速放緩以及經濟結構調整等因素的影響,煤炭需求減少,煤炭市場價格持續下滑,導致銷售收入大幅減少。
       
          同樣基于產品銷量減少和煤價下跌等因素,多家煤企在盈虧線上掙扎。若扣除非經常性損益,有10家上市煤企去年悉數凈虧損,占比超過27%。其中國投新集、山煤國際、大同煤業、云維股份的凈虧損額分別高達19.32億元、17.1億元、12.29億元和10.62億元;煤氣化、*ST安泰、黑化股份、百花村、鄭州煤電的凈虧損分別為9.88億元、7.03億元、2.91億元、2.51億元、2億元;此外,恒源煤電也凈虧損3836萬元。
       
      套期保值大型煤企探路
       
          立夏過后是小滿,天氣將越發炎熱,然而煤炭企業卻仍蟄伏于漫長的“寒冬期”中瑟瑟發抖。
       
          5月6日發布的最新一期環渤海動力煤價格指數顯示,5500大卡動力煤價報收421元/噸,較上周大幅下跌19元/噸,創2014年1月以來單周最大跌幅,該指數年內下跌已超過100元/噸,跌幅為19.81%。與此同時,文華動力煤期貨指數今年以來的累計跌幅也接近16%,且一度跌破400點至398.4點。
       
          越跌越深的煤價越來越成為煤炭企業的不可承受之重。面對行業的周期性困境,如何突圍成為整個產業鏈都在思考的沉重問題。以中國神華、兗州煤業、中煤能源為代表的大型煤企開始嘗試利用期貨市場服務實體產業。
       
          中國神華此前公告稱,公司擬投入不超過3億元保證金參與動力煤期貨套期保值。盡管公司在2014年年報中并未披露其參與動力煤期貨的信息,不過年報顯示,其衍生金融資產的期初余額約1.06億元,期末余額約4300萬元,對當期利潤的影響金額約-1500萬元,其衍生金融工具主要為跨貨幣利率互換合同。公司同時表示,為應對市場競爭風險,將開展對沖風險的期貨業務,加大新市場開發力度。
       
           兗州煤業則在年報中表示,公司于2014年8月開始從上海中期期貨有限公司購買動力煤期貨合約,當年年末,該期貨合約形成負債的公允價值為66萬元。公司還于今年3月末公告稱,2015年計劃開展動力煤期貨套期保值業務的最大持倉量為200萬噸,保證金額度不超過5億元,止損點為20%。此外,公司還將以2.6456億元參股投資上海中期期貨33.33%股權。
       
          而中煤能源繼2014年“動力煤期貨業務穩步推進”后,公司今年再度公告,為有效降低動力煤現貨市場價格波動帶來的經營風險,提高企業經營水平和抗風險能力,公司2015年擬投入不超過4億元開展動力煤期貨套期保值業務。
       
          另據中國證券報記者統計,2014年,云維股份開展對動力煤、甲醇、焦煤、焦炭、螺紋鋼等產品的套期保值業務,有效緩解了相關產品的降價風險,減少虧損3700余萬元;冀中能源在期貨上的期初投資金額為800萬元,當年實際損益為594.51萬元;山西焦化2014年年末的期貨保證金余額為69.04萬元,
       
          截至目前,除上述上市煤企以外,包括陜西煤業、大同煤業、美錦能源等在內的上市公司都表示將積極探索期貨市場。陜西煤業公開表示,將積極轉變煤炭生產銷售到提供煤炭服務的思維理念,以陜西煤炭交易中心為平臺推進煤炭現貨、期貨、電子化交易和供應鏈金融,創新煤炭交易新模式。
       
      激活交易發揮“保護傘”功能
       
          需求低速增長、產能繼續釋放、價格持續下跌的寒冬遠未結束。
       
          2015年,煤炭市場繼續惡化,上市煤企一季度的業績比去年更為慘烈。
       
          面對“史上最困難時期”,“死扛”不再是硬道理。煤炭企業學習期貨知識,拿起衍生品工具對沖市場價格波動風險,對實現煤炭行業突圍意義重大。
       
          “此舉有助公司有效規避市場風險,降低動力煤現貨市場價格波動對公司生產經營的影響,充分利用期貨市場的套期保值功能、價格發現功能,降低和規避煤炭市場價格波動所帶來的風險,拓展銷售渠道,提高公司整體盈利水平。”對于兗州煤業開展動力煤期貨套期保值業務,中信建投證券如是點評。
       
          自動力煤期貨上市以來,其價格發現功能已經被市場認可,業內先后涌現拓展了國有企業利用期貨工具的“錦盈模式”、通過期現結合穩步發展現貨貿易的“瑞茂通經驗”等典型案例,還有一些煤炭上下游企業逐漸由協商定價轉向以期貨價格定價。
       
          不過,動力煤期貨市場的活躍度仍然有待提高。“動力煤期貨日成交量基本維持在萬手左右,相比完全市場化的焦煤行業,動力煤產業客戶參與程度并不高,其交易狀況顯然無法與商品航母的地位相匹配。”業內人士表示。
       
          究其不活躍的原因,興證期貨研究員林惠認為主要有三點:首先,上下游的大部分企業均屬于國企,流程繁瑣、考核壓力打擊了企業參與期貨套保的熱情,從而大型企業參與度較低;其次,交割等環節存在一定的不確定性,導致市場套保力量較少;最后,動力煤的合約規模較大,交易單位為200噸/手,抑制了部分散戶參與者的投機熱情。
       
          “期貨價格發現和規避風險功能的發揮需要買賣雙方都進入市場。如果只有一方進入,市場就會偏離了價格屬性,也無法發揮期貨的功能。”南華期貨研究員馮曉認為,期貨公司和交易所需要繼續積極推廣動力煤期貨,促使煤炭企業以及下游電力企業在生產經營中更好地利用期貨工具,不斷改善和創新期貨服務實體經濟的途徑和模式。
       
          當然,為更好地用好期貨工具這把“雙刃劍”,煤炭企業也不能打“無準備之戰”。行業老大中國神華的風控措施也許可以作為示范樣本:第一,要建立科學規范的組織架構和內控制度體系構建套期保值組織架構,讓決策、交易與風險監管分開,制定期貨相關崗位職責、套期保值業務流程和期貨業務風險管理制度;第二,要堅守戰略定位,嚴守套保原則,杜絕投機要堅持以現貨經營為基準,通過期貨工具實現現貨經營戰略,期貨市場,只從事與現貨相對應的套期保值,堅持科學的套保理念,防范任何投機傾向,不做任何形式的市場投機;第三,注重人才培養和激勵機制通過內部培養和外部引進相結合的方式,逐步儲備期貨操作人才,通過科學合理的激勵措施發現人才并留住人才,為期貨業務的健康發展準備扎實的基礎。
       

      常見問題:

    1. 微硅粉:微硅粉在混凝土的功效
    2. 微硅粉對耐火澆注料性能的影響
    3. 微硅粉在耐火材料中增強增壽作用
    4. 微硅粉的回收如何進行品質控制
    5. 使用微硅粉過程中出出現問題的總結
    6. 白色微硅粉,高純鋯硅微粉
    7. 硅灰在市場上的作用有哪些?
    8. 微硅粉是什么,在哪里領域會使用到嗎?
    9. 微硅粉在混凝土領域,它可以有哪些作用?
    10. 微硅粉,硅灰如何選取,和我一起看一下吧
    11. 微硅粉的使用領域問題,一起來分析一下吧
    12. 微硅粉的好處這么多,這些你都了解清楚了
    13. 微硅粉大家有沒有了解過?我來告訴你
    14. 什么是加密硅灰?如何生產?
    15. 微硅粉市場價格多少錢?為什么相差很大
    16. 推薦產品:


    17. 聯系電話:0533-5416178   傳真:0533-5417178
      魯ICP備14035407號-1 魯公網安備 37030202000562號
      山東博肯硅材料有限公司主要產品: 微硅粉 硅粉 硅灰 手機版


      賽普森微硅粉客戶至上品質服務
      客服微信 掃一掃

      賽普森微硅粉客戶至上品質服務
      賽普森公眾號
      微硅粉資料大全 客服中心